无公害黄山贡菊栽培技术

农创吧 人气:1.51W

一、黄山贡菊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

无公害黄山贡菊栽培技术

(一)生长发育特性:

贡菊是喜光作物,忌荫蔽。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在荫蔽的环境中植株发育差,开花少。喜温暖,但也能耐寒。在冬天枝杆枯萎,以缩根越冬(大棚贡菊除外),其根可忍受零下10℃左右,如低于零下15℃则受冻害。花能经受微霜,如遇重霜则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幼苗发育至孕蕾前均适宜较高的气温,过低,则会造成植株发育不良,分枝和花都少。贡菊如在花期缺水,则叶片会变小,花蕾数会大减,但土壤中水份也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烂根,一般苗期至孕蕾期间宜湿润,花期宜稍干燥。

(二)选地与整地:

1、育苗地

选择地势平坦、近水源、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宜排水良好、避风、向阳之处,翻地深20——25cm,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Kg,然后进行一次浅耙,起宽120——130cm高畦,畦面耙细整平,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待育苗。

2、种植

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在种植前深翻土壤20cm左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堆肥或腐厩肥2000-25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平耙平,起宽120-130cm的高畦,四周开排水沟。

(三)繁殖及育苗

贡菊繁殖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无性繁殖包括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我县贡菊一般常采用分株和扦插两种栽培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培养健壮的苗是提高菊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一环,而选好种苗是培养壮苗的基础,因而每年应在贡菊收获后,选择健壮、发育良好、开花多,无病虫害的植株,将根蔸挖起,重新栽在一块肥沃的沙质地块上,上覆盖腐熟厩肥或草木灰保暖越冬,第二年“惊蛰”(3月5)前后扒开土粪,浇一次稀人畜粪水,促进萌发生长。

2、扦插繁殖

4-5月或6-8月,在对菊花进行打顶时,选择充实粗壮,无病虫害新枝条作插条,取其中段,剪成10-15CM长的小段(或4-5CM),下端剪口削成斜口,湿润后,快速蘸一下0.15%—0.3%的吲哚乙酸(生根剂),随即插入已整好的苗床上,株行距20—25cm,每隔6—7cm插入1根插条,插时可用小木条或竹筷在畦面上先打小孔,再将插条一半插入小孔中,压实浇水,盖松土与畦面齐平。插后加强管理,经常保持畦土湿润,注意除草松土,经20天后左右可以生根长芽,这时施一次稀薄人畜粪水,以后每月施1次,苗高15—20cm时便可移栽。

3、大棚育苗

在每年贡菊(特别是脱毒贡菊)采摘完后,把健壮、发育良好、开花多、无病虫害的植株,连根蔸起,重新栽在搭好的棚内(参照育苗地整地),大棚内保持60%左右的湿度,温度控制在10—25℃之间,在植株成活后(15-20天),进行一次打顶,过10天左右,选择充实粗壮的枝条作为插条进行扦插,过15天左右可重复在大棚内进行。在第二年春季(3月底—4月20日)把苗进行移栽。

(四)移栽

花苗移栽季节在“谷雨”(4月20日)前后,应选健壮无病害、苗长达7—8寸的花苗为种苗,并用多菌灵、瑞毒霉按说明稀释后将种苗浸泡再栽,也可用高锰酸钾对育苗地或种植地按说明稀释后对地块进行消毒,可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率。栽苗时间应选阴天或雨后,土壤湿润情况下,及时移种花苗,反之不可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4尺、株距1.5尺、穴深6CM左右。然后带土挖苗,每穴1-2株左右。然后覆土压紧浇足定根水,每亩宜栽2800-3200株左右。种时可将顶芽摘除,可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成活率,促进分株,且生长快。

(五)打顶

为了促进菊花植株多分枝、多结蕾开花,促使主干生长粗壮,减少倒伏,提高单株产量,在苗高15-30CM时或移栽20天后,即“小满”(5月20日)前后,选择晴天将地面3-4CM以上全部剪掉(割生),如遇雨天,则应在晴天时再摘剪。摘剪顶后,每株发新枝5-6分桠枝,待抽出的新桠枝长到6-7CM时,于6月中旬进行剪顶,即剪去分枝后的各顶芽,而后每株分新桠枝25枝;7月底至8月间“大暑”前后进行第三次剪枝,在7月到上旬8月即第二或第三次剪枝后,可用多效唑进行喷施,控制植株生长增加分蘖。总之剪顶次数要根据肥力,菊花长势而定。不能进行太多,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花开得细小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六)中耕除草

菊花在整个生长期中,要进行中耕除草4-5次。第一次在5月上旬(“立夏”前后),第二次在6月上旬(“芒种”前后),第三次在8月上旬(“立秋”前后),第四次在9月上旬(“白露”前),第五次在9月下旬(“秋分”前)。前二次中耕除草宜浅;后三次中耕宜深不宜浅。在菊花生长过程中,要求做到见草就锄,除尽杂草。在后二次中耕除草时,要结合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七)追肥

菊花是喜肥植物,除施足基肥外,还要根据不同生长期进行追肥,使菊花有足够的营养。若遇干旱时,可采用猪、牛粪覆盖在菊花根部土壤上,同时进行覆土,以减少水分蒸发,起到抗旱作用。施肥时间一般均在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是在栽培成活后开始生长时(第一次打顶时),每亩施入畜粪水1000Kg或尿素10Kg兑水浇肥,第二次在植株开始分株时,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KG或饼肥50KG兑水浇施,以促进分枝;第三次在孕蕾时,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Kg,加硫酸钾肥5Kg浇放或尿素10Kg,硫酸钾5Kg,加过磷酸钙25Kg浇施,以促进结花蕾。菊花在“白圳”前后一段时间生长缓慢,“寒露”后期菊花生长进入旺期,需肥量大。因此,大量的肥量料应用在“白圳”至“寒露”间。在花蕾期(一般在“霜降”前后),应着重施一遍磷、钾肥,可用0.2%磷肥二氢钾加喷放宝作根外追肥,促进其啬花蕾,促进开花整齐,并能使花朵大而肥厚,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总之,放肥应掌握“次多量足,农家肥,土肥和微量元素三者搭配使用为好”的原则。施肥多少是决定菊花生长好坏,丰收还是欠收的关键。氮、磷、钾肥料三要素合理搭配使用更是关键,使用新型生物有机肥,更能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达到高产优质目的。

贡菊花栽培技术程序:

1、4月20日(谷雨)移苗,密度为2800——3200株/亩。

2、5月20日(小满)打顶心(割苔),地面5cm以上全割(选晴天),追肥一次,除草一次。

这段时间注意革床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主要有叶枯病、霜霉病、白绢病。

3、6月中旬——7月上旬二次剪顶,追二次肥,除草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4、7月中旬——8月进行第三次打顶,分枝数达25枝左右,喷多效唑控制植株生长,8月上旬进行第三次除草。

5、9月上旬——9月下旬在“白露”前后进行第四次除草,并注意防治叶枯病、霜霉病及锈病,同时进行第五次除草。

6、10月上旬进行第三次追肥,加钾肥,增加花蕾。

7、11月收获加工。

(八)病菌虫害防治

在贡菊整个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陆续不断地发生,而且种类较多,应经常注意观察,以便及时防治,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治并举。现将贡菊栽培过程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菊花褐斑

又称叶枯端病,斑枯病、叶斑病、黑斑病,是贡菊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为害严重,常造成叶片枯死达40%——70%,单株花朵减少30%——50%,发病重的年份,花朵减少70%,甚至造成毁灭性危害。

1、症状

发病初期为贺形淡黄色小点,以后扩展成褐色圆形斑,或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褐色枯斑,病斑直径4——10mm,周围常有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分子孢子器。“V”形枯斑,外围有褪绿晕圈,或沿叶缘发病,常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一般不脱落。

2、发病规律

病害发生与湿度有关,温度24——28℃,相对湿度85%以上病菌害常发生。在江南,6月——7月上中旬的梅雨季节病害扩展蔓延,使病株率9——10月,杆株生长旺盛,雨水亦较多,容易暴发,多雨年份,造成病害流行。贡菊连作发病重,施肥少,管理粗放的发病重,施肥充足,脂料配合好,植株生长健壮的发病轻。

3、防治方法

(1)使用抗病力强、产量高的脱毒贡菊苗。

(2)实行2年以上轮作,且选用肥力强,向阳沥水的少质土栽培,避免涝渍。

(3)贡菊花收后,割下植株残体,集中烧毁。

(4)增加有机肥,配合磷、钾肥、使植株生长旺盛,增加抗病力。

(5)结合贡菊剪彩苗、摘顶心,随手把下部病叶摘除,带出田外处理。

(6)药物防治

首先要掌握打药时间,到田里检查100片叶子,如病叶率达到3%,就应开始防治,不能推迟,这很关键。

A:药剂首选20%使百克2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还可使用进口施宝克

B: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C:65%代森锌500倍液

D:70%可杀得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

E:波尔多液(取硫酸铜1斤,生石灰1斤,水100斤配成)

一般喷药时间在9月上旬病叶率达3%-5%时喷第一次药,以后10天喷一次,共喷3-4次,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霜霉病

又称白毛病,一年流行两次,春季危害贡菊苗,重者枯死缺苗,轻者成为弱苗,秋季发病多发现在苗期,致使叶片、花梗、花蕾枯死而绝产。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梗、花蕾和芽,叶片发病产生不规则褪绿斑,叶绿微上卷,叶背布满白色菌丝,病叶自下而上逐渐变褐干枯,枯死叶片垂挂在茎上。生病苗枯死,秋季发病时,叶片、花梗、花蕾布满白色菌丝,导致全株死亡。

2、发病规律

病虫害流行,与温、湿度有关,在高湿度条件下,夜间温度在8——15℃,白天低于25℃时,最宜发病,孢子囊最宜萌发,春秋季雨水多,相对温度大,病害易发生流行,每年的3月上旬——5月中旬为一流行阶段,主要危害期5月中下旬后,病菌潜伏在菊苗上越夏,到9月中下旬,在低洼高温的菊苗首先发病,遇低温多雨气候,病害迅速传播,造成秋季流行。在种植密度大的田地最易发生霜霉病。

3、防治方法

(1)选择脱毒贡菊苗,增强抗病能力。

(2)造反向阳地块种植,注意合理密植,增施钾、磷肥,提高菊苗抗病能力。

(3)3月上旬留种苗圃发病,可喷洒40%二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防治。

(4)菊苗移栽时可用25%甲酸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苗预防。

(5)栽入大田后,春季发病可喷45%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25%甲酸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次。

(6)秋季发病,25%甲酸灵和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使用,兼防治褐斑病。

(7)58%甲酸灵和百菌清混合液。

注意苗期在药剂打1——2次即可移栽,移栽前打一次药,在叶枯病第二次或第三次喷药时,可用使百克加甲霜灵混打,可以防治叶枯病和霜霉病。

锈病

1、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偶尔危害茎。初期叶片表面出现淡黄色斑点,相应叶背上也产生小的变色斑,随后产生隆起的泡状物,不久其破裂,放出大量褐色粉状物。病感严重的植株生长极度为衰落,不能正常开花,且大量落花,叶片布满病斑,并向上卷曲。

2、发病规律

锈病可潜伏在新芽中越冬,随菊苗传播危害,且在高温特别是在20℃左右宜发病。在秋季多雨时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能力强,亩产量高的脱毒贡菊苗(组织培养)。

(2)及时清除病叶,病株残体,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3)切忌连作

(4)药剂防治可在病叶率达3%时有150——200倍波尔多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退菌特700倍液,或20%敌力脱30——40毫升(张家港生产)兑一喷雾器水,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剂1500倍液,或五六销基苯加三唑酮混打,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与1%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混喷,严重时每10天喷药一次。

病毒病(花叶病)

1、症状

常见症状有(1)病菌株心叶花黄化,有的叶脉保持绿色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死;(2)幼苗叶片畸形,心叶有灰绿色微隆起的线状条纹,生长中后期症状不明显;(3)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斑块;(4)叶片暗绿色,叶小而厚,叶缘和叶背呈现紫红色。病毒严重的植株,容易感染褐斑和平共处霜霉病,导致叶片自下而上枯死。

2、发病规律

病毒在留种的菊花株内越冬,靠分株和扦插繁殖把病毒传到下年。病毒在田间传播主要靠土壤和蚜虫传播。

3、防治方法

(1)采用抗病能力强,亩产量高的脱毒贡菊苗

(2)贡菊种在向阳地块,先用草甘磷(除草剂)除草,然后用地膜覆盖上去,四周用土压实,这样即可保水保肥,地膜产生反光,可防治蚜虫,又可使花朵变大,提高产量。

(3)推广套种,如玉米(每10米栽一行),利用其作屏障,减轻蚜虫危害。

(4)在栽培苗时,用锌、铜、钼、硼与微量元素配合蘸根现蕾前叶片喷钾、硼等肥料,可增加抗病力。

(5)用多菌灵喷打,防治期可达38-40天左右。

(6)10%大功臣10克兑一喷雾器水喷打。

(7)25%快杀录30—40mg兑一喷雾器水喷打。

(8)病毒A加吡虫啉

特别一提的是要在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防治。

白绢病

1、症状

主要表现是挖起贡菊时根部腐烂,有一片白色苔丝,特别是在早期尤为突出。后期有黑色苔丝,有0.8——2.3mm粗细,主要由土壤传播。

2、防治方法

(1)选用脱毒贡菊苗栽种

(2)实行轮作

(3)在病害发生高峰期,及时拨除病株,并连同土壤一起挖掉集中销毁。

(4)50%代森锌800——1000倍液浇灌,根部或50%退菌特300倍液浇灌,根部或托布津或多菌灵600——800倍液浇灌根部,每隔10天防治一次,连续2——3次。

总之,4月中旬——5月上旬的苗床中后期是病害防治关键,主要有叶枯病、霜霉病、白绢病,9月——10月份有叶枯病、霜霉病和锈病,6月份主要有叶枯病等,务必注意防治,且不可用错药物。

(九)虫害防治

贡菊蚜虫

(1)贡菊地中套种玉米,且用地膜覆盖栽种。

(2)10%大菌臣(一遍净)亩用1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3)25%快杀灵亩用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4)25%呀青灵亩用20——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5)生物防治:人工释放飘虫、草岭治蚜。

(二)地老虎

(1)在苗床时期,用细糠(炒)拌鲜草加敌百虫诱杀

(2)用杀饼磨碎竞水浇灌

金龟子

其成虫一般具有趋光性,可用灯光诱杀;中耕除草时见幼虫及蛹随即捕杀,冬季深耕可增加金龟子幼虫的死亡率,还可用1:10茶子饼水浇灌。

蛴螬

在6月下旬——7月上旬发生较重;中耕除草时见幼虫大量出现后加15天。

(1)甲基乙柳磷,要求水量要大,但药力残留时间长,不宜提倡使用。

(2)辛硫酸,要求水量大,药残期较短。

(十)收获加工方法

收获采摘一般在“立冬”前后。要求做到采花无杂质,推花要均匀,焙药不含糊。采摘下来的鲜花一定要摊开薄放在竹簟上,防止花堆发烧变红,引起变质或霉烂。以花瓣平直、花心散开60——70%花色洁白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或下午进行采摘为宜。不要采露水花,否则水珠包在花瓣内,不易干燥而引塌腐烂。

加工烘培是菊花生产最后一关。全国各地菊花加工方式和加工工艺均为蒸煮后晒干或鲜花摘下来直接晒干。而贡菊却是用木炭作为燃料,在烘房内烘干。烘房内不能开窗,但不封闭要有通气孔。炭火用炭灰盖上,温度要适宜,严格遵循加工烘焙的操作程序。具体做法是:将采回来的新花上畚,放入烘房进行第一轮嫩焙。(晴天采的干花结束嫩畚烘焙需2.5——3小时,水花需5.5——6小时)。此时,烘房内的温度约在40——50℃,产区土法测定是用放在烘畚上不烫手为宜。(炭火烧着用灰压着后的温度达80度,达到烘劝烘花的温度在53度左右)若火力大了,要焙焦;火力小,温度低,水花烘不透,达到不所需的火力,也会使菊花变色,降低质量。待到九成干时,转入第二轮烘焙,这时温度可低于嫩焙火力的三分之一,烘焙时间要比第一轮嫩焙时间要短些。视火力大小而定,一般需要3个小时左右。到烘至象牙色时,即可将花取下烘畚,拿出烘房,放置干通风处。这样烘焙出来的花色鲜嫩洁白。如象刚摘的新鲜花,质量上等。按常年计算每百朵鲜花重达90——100克,经烘干后这17.2——18克。

正因为贡菊地处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加上其独特的烘焙加工工艺,所心黄山贡菊药用效果良好外,作为饮料泡饮用时,清香而有甜味明目清心,拥有心旷神怡之感,是一种名不虚传的高级饮料。

二、栽培菊花禁止使用的农药

按国家有关规定,在无公害生产中禁止使用以下高毒、高残农药:

无机砷杀虫剂:砷酸钙、砷酸铅;有机砷杀菌剂:甲基胂酸菌剂:薯瘟锡(毒菌锡)、三苯基氯化锡、氯化锡;有机汞杀菌剂: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有机杂环类:敌枯双;氟制剂:氟化钙、氟化钠、氟化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硫丹;有机氯杀螨剂:三氯杀螨醇;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有机磷杀虫剂: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异硫磷;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克百威(呋喃丹)、丁(丙)硫克百威、涕来威;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杀虫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所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取代苯杀虫菌剂: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苯菌灵(苯莱特);二苯醚类除草剂:除草醚、草枯醚。